168直播吧

168直播吧今日为您提供54场比赛直播

他出自举国体制下的金牌之师,成为羽毛球运动的代名词

作者:文章来源:足球比分直播发布日期:2020-07-06 12:40:38

他出自举国体制下的金牌之师,成为羽毛球运动的代名词;征战赛场之余,也在商界和时尚界齐头并进;斩获冠军无数,却不想用金牌去证明自己……

或许,在中国体坛,没有哪个运动员再像林丹这般个性张扬,又特立独行。

8年前,临近伦敦奥运会,林丹力排众议敲定了自传的书名--《直到世界尽头》。这出自于他最喜欢的《灌篮高手》片尾曲。他曾设想过,在这首BGM下各种各样的退役场景。

8年之后,37岁的林丹用寥寥不足500字,代替了曾经种种繁芜的设想,突如其来地完成了最简单的转身--'2000-2020,整整20年,我也要跟国家队说再见了,原来说出口真的很难。'

在又坚持了四年后,林丹毅然决然,卸下无数荣耀,亲手关上了自己第五次参加奥运会的大门。

姚明、刘翔、李娜、林丹……一个属于中国体育的巨星时代也就此画上休止符。

林丹和李宗伟惺惺相惜。

传奇都在看不见的背后

在常人眼中,坚持到37岁的年纪停下来,是需要勇气的。

但对于林丹,勇气只是梦想的一部分。

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卫冕奥运金牌,书写一个时代的超级丹就可急流勇退,但他选择继续。

继续意味着日复一日的训练,纷至沓来的追赶者,还有经年累月积攒的伤病,没有人会在与时间竞逐的比赛中笑到最后,林丹也不例外。

去年,他连续输球的那段时间,网络上就出现了各种声音,甚至有矛头直指'林丹压制了年轻球员的成长空间'。

曾在赛场互为对手多年的马来西亚名宿黄综翰,形容林丹为'逆天而行'。失落之间,林丹只是淡然道,'所有的难,与你的梦想比起来,可以说都不算什么。'

谁都知道,东京是他职业生涯最后的梦想,他当然可以选择离开,一旦转身周遭的指责和自加的压力都会烟消云散,但他偏偏执着以待,'留下就是要面对很多,有些必然是不好的。但质疑、压力,跟你的理想、梦想来比的话,我觉得都算不上什么。'

这并不是他说说而已,长达20年的国家队生涯中,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归类为天才。

2004年雅典奥运会,'超级丹'的头衔给了年轻的林丹前所未有的压力,首轮出局让他被戏谑为'林一轮'--出局当晚的愤懑、懊悔和煎熬成了他真正崛起前的最后一课。

多年后回首这段经历,林丹曾向澎湃新闻记者坦露心迹,'我重振旗鼓的原因是我没有退路,我没给自己找借口,也没给自己任何余地,把一切看得很淡。'

他说自己从来不是一个爱找借口的运动员,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

在北京奥运会前,他一直在和自己较劲,几乎每场训练都会摔拍。在铺天盖地的压力面前,他挺得过来,以一场兑现天赋完美比赛力克李宗伟,拿下了职业生涯第一枚奥运金牌。

那个时候的他,覆盖全场、进攻凶悍、爆发力惊人,但为了进一步增加统治力,他仍在2008年后开始痛苦的技术转型,增加防守线路、加强控制和拉吊。

在国家队,林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连队内训练赛都不愿意轻易丢一分。对于自己的要求,他近乎苛刻。

伦敦奥运会后,林丹休整了近一年的时间。有人猜测他行将退役,但2013年世锦赛上,排名跌至286位的林丹持外卡参赛夺冠,创造了历史。

当人们把这一切视作奇迹时,却并不清楚,在远离比赛的近一年里,无论是度假还是出席商业活动,林丹都会把体能教练带在身边,哪怕一些活动占用了训练时间,他也会自觉补足,'我希望自己回归时和一年前的自己没有区别。如果做不到,我宁愿不回归。'

有时候和教练谈心,他也会被问到哑口无言,'教练总问我为什么我这么拼?'最后教练自己得出结论:和那些同年的或比他小的运动员相比,林丹也许更热爱这项运动。

这些看不见的细节,缔造了一个'超级丹的时代':

职业生涯666场胜利,83.4%的超高胜率;

81个冠军头衔;

66个单打冠军;

20年20个世界冠军;

拿下6次汤杯5次苏迪曼杯;

5次问鼎世锦赛;

2次奥运摘金;

唯一个双圈大满贯羽球选手。

对于这些荣耀,林丹的解读仍旧特立独行,'对有些人而言,一直拼到最后并赢得冠军,人们就自然会发现这个人的独特和不同。所以,如果我不坚持到最后,就会泯然众人。'

若不是年龄和伤病,以及新冠疫情,还有延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林丹或许会选择拼到最后,只是一切没有如果。

文身、经商,一个非典型冠军

与如今生活在团队'深闺'中,以社交网络示人的年轻运动员不同。在绝大多数体育记者眼中,林丹自然而不矫饰,是很好的采访对象。

他不绕圈子,也很少说套话,谈及自己偶尔情绪失控也毫不避讳,从教练和自己的层面去剖析;即便是奥运冠军也一样和一起搭车的记者聊美食拉家常。

或许,林丹从来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中国传统运动员,他颠覆了人们对于中国奥运冠军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

他身上有多处个性化的文身--'可能在文身的过程中,会违背部队的一些要求,但是文身不代表我不忠诚于我的部队。'当年他并不避讳外界的疑问,却不愿解释。

很多人对文身有褒贬不一的理解,林丹看来却很有意义,特别是他左下臂的五星文身,'它们对我来讲是一个曾经战斗过的领域,意味着自己创造的成绩和成就的历史。'

除却文身,运动员时期涉足经商和时尚界也曾让他饱受非议。

2009年,他与李宁品牌合作开辟同名的LD系列。2014年,脱下军装的林丹开始涉足商业领域,先是与一家韩国咖啡连锁店达成商业合作,随后自创的内裤品牌'Intimate by LIN DAN'一度成为话题焦点。

彼时,在社交网络上,对林丹当老板也有着泾渭分明的评价:有人认为这是运动员多元化,拓展领域的一个尝试;同样也不乏关于运动员不务正业的质疑。

林丹掷地有声地回应,自己把90%的时间投入在训练和比赛中。'从未有人质疑自己的训练质量',因为哪怕缺席了一堂训练课,他也会自律地找时间补回来,'我非常知道自己要什么。'

林丹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

他不否认在中国现行的体育体系下,运动员作为个体去拓展自身价值还有不少空白,他想仿效莎拉波娃、贝克汉姆和C罗,在多个领域尝试跨界,并毫不掩饰商业市场的野心。

于是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中国体制内运动员给大众留下的世俗印象。

'这可能是中国体育思维的某种苍白,大家很少想到这些。'林丹骨子里一直把自己当做职业运动员,'尽管我处于体制内,但从来都把自己当职业选手来要求。'

2015年,林丹更是跨出了体制内运动员从未有过的一步--他以'单飞'的模式,与赞助商尤尼克斯签下了10年总价1亿元的个人赞助合同,比赛中不再使用国家队赞助商李宁的球拍和球鞋。

但在签约仪式上,林丹却直言'从未想过挑战体制'。

无论是文身、经商还是签约个人赞助商,林丹多元化的发展离不开羽毛球队上下创造的宽松管理模式,但据说他也上交了15%的分成。

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体制内冠军得到了商业领域和娱乐产业的众多追捧,巅峰时期,林丹的赞助商多达20个,不乏万宝龙、吉列这样的大品牌。

但有时候命运的翻覆就那么微妙。当里约奥运会后的出轨事件公之于众后,不少赞助商纷纷远离,林丹原本构筑的庞大商业帝国开始解体,他的内裤品牌也因为风波的影响和经营不善不得不暂时停摆。

不过,在过去的四年里,超级丹并没有停下转型发展的步伐。他多次现身娱乐节目,筹备个人纪录片和电影,甚至如今依然拥有5家公司,这些都将为他未来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一个时代,留下更多思考

对于羽毛球这样的非职业化运动而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似乎以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来划分。

林丹并不喜欢这样以金牌衡量一切的方式,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夺冠后,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2012年初,这个问题开始有了清晰的答案。出席伦敦的劳伦斯颁奖礼的他突然醍醐灌顶,'每一年我们中国体育界诞生这么多的新科世界冠军,不只是羽毛球这个项目。但真正有影响,或者像劳伦斯的主题'运动改变世界',或是改变人生的,很多还没能达到。'

'最主要的原因,首先要看这项运动是不是具备很大魅力,是不是让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都很喜欢,是不是面向全球,具备商业价值。有了这个平台,你才能去展现你个人的魅力。否则我觉得,就很局限。'

年轻时只想赢下每一场比赛的林丹开始超越输赢的层面,'输赢、冠军,那些对我都不是最重要的,否则年复一年,只会让我感到厌倦。'

他很清楚,在金牌之师,只有冠军才能证明自己,但他选择把推动羽毛球项目发展,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

他并不在意对外界吐露心声,坦承奥运金牌,还有那只有那不到一平米的冠军领奖台,并不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舞台。

在多次采访中,他都会戏谑反问人们'为什么一定要赢?'--他不想被人误解:林丹这样的超级巨星只要想赢就一定能赢,因为成功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在面对李宗伟的第二次奥运决赛对决前,他唯一的想法只是:比赛可以输,但不能让他轻易地赢。

他不厌其烦去纠正大多数人传统狭隘的体育观、胜负观和金牌观。他说直到年近30岁,才真正发现羽毛球的魅力,开始着迷于这项运动。

球场外,他拍写真经商,拓展着运动员可以达到的上限;在球场上,林丹毫不留情地炮轰'挂羊头卖狗肉'的羽毛球超级联赛,期待这个项目能有真正的改变。

不同于转投NBA的姚明,脱胎于举国体制后单飞的李娜,也不似安于训练比赛的刘翔,林丹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羽毛球时代,但这个中国现行体育制度下的先行者却无力真正扭转羽毛球的职业化。

标签: 林丹 运动员 冠军 中国 羽毛球

分享按钮